改造12第九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九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一)

   连仓接到了北医附中的录取通知书。这是他报的第一志愿。按说他应该高兴才是,可是他高兴不起来。因为原计划和他一起考音院附中的那个同学很轻松地就考上了,这使他觉得万分懊悔。其实北医附中就是普通高中,根本不学医。而音院附中确确实实地学习音乐。连仓的爸爸不懂这些。连仓为了继续读书而不去工厂学徒就没说出这点。

   大忠来了,向连仓表示祝贺。连仓就把心里的不悦和大忠说了。没想到大忠说:“你不能怪你爸。你想想,你们家六个孩子都上学,就你爸和你妈俩人挣钱,供的起吗?你要是学徒去就少了一个花钱的,多了一个挣钱的,里外里差多少呢?你爸就是考虑家里的生活才想让你学徒去的。”连仓听了大忠的话如梦初醒。是呀,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?他很感激大忠的忠告,恨自己的自私。可大忠说,这些话不是他想出来的,是他妈和他爸议论这事说的。连仓这回明白了,他从来也没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想过事。家里给他的学习条件太优越了,以致使他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。他现在才明白爸爸为什么扇他耳光。爸爸是恨他不懂事不成人呀。

   新的学校在海淀区,离家远,必须住校。这一点挺好。连仓家孩子太多,都长大了住房就觉得拥挤了。他搬到学校里腾出了一块地方。

   去学校报到那天,大忠帮他拿着行李,把他送上了汽车。

   又是新的学校,新的教室,新的同学。一切又都要从零开始。连仓现在沉稳多了。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,他的脸上挂着连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微笑。在分配宿舍的时候,发生了一个小小的闹剧。有两个同学因为争一个下铺打起来了。他们吵得很激烈、后来就动起手来了。要不是有人给拉开,说不定得见血。连仓最不爱凑这种热闹。他既不争床位,也不去拉架,自己找了一个最旮旯的上铺把行李放下了。

放好行李,连仓就走出了宿舍,在学校院子里转着圈儿地审视这个学校。校门正对着的是教学楼,比二十六中的教学楼差远了。教学楼的西南面是宿舍楼。这个宿舍楼更土,简直象一个火柴盒立在那儿。宿舍楼的南面是学校食堂。食堂倒是不小,和二十六中的食堂差不多。食堂正东是操场。这也叫操场?也就有二十六中操场一半大。连仓感到有点失望。他以为一个大学的附中应该是个不错的学校。可是眼前的这个学校实在让人不太满意,他甚至后悔考到这个学校了。凭他的学校成绩完全可以考一错了。个更好的学校。可是现在,咳,不去想它了,有个学校念书就不错了。

   他又想起了白玲玲,从同学那儿知道了白玲玲果然没考高中,而是参加工作了。听说他是在一个大学的实验室里给人家刷试管,预备试验工具,白玲玲为了家里的生活放弃了学业,可是自己却和家里力争上了高中。到底怎样做是才是对的呢?连大忠都说他不懂事,难道我真是不懂事吗?如果我也停止学业去工厂学徒,以后会不会后悔终生?这个问题一直在心里困扰着他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二)

          让连仓最不适应的是和女同学相处。因为上初中时二十六中是男校,上小学时他也不爱和女生说话,所以他现在仍然回避和女生接触。可是他前面坐着的女生很招他注意。那个女生上课的时候总是低头看手里的书,而不注意听课。这要在以前他当班长的时候他一定要批评这个同学。可是现在,他什么也不是,所以也就不管这闲事了。不过他心里还是替这个同学担心,上课不听讲哪行啊?起码老师一提问肯定答不出来。果然,老师就提问这个同学了。她把手里的书急忙往书桌里一塞,红着脸站起来,嗯嗯半天说不上来。这时连仓象自言自语一样小声说道:“范仲淹。”她的耳朵真好,马上回答老师:“是范仲淹。”老师让她坐下,却瞪了她一眼。

          这个女同学叫黄莉莉。连仓是从她的作业本上看到她的名字的。课间的时候连仓就问黄莉莉:”你看的什么书啊?”“小说”黄莉莉答道。”什么小说这么吸引人?”“外国小说。写得特别好,一看就让人上瘾。”“是吗?我以前还真没怎么看过外国小说。”黄莉莉说:“咱们都上高中了,该读点外国文学了。”连仓听了觉得还真是。自己只知道读学校发的教科书,其他知识太缺欠了。他就是这样,只要发现自己有哪方面缺欠就一定要想办法补上。于是连仓按黄莉莉说的,在学校图书室办了一个借书证。黄莉莉推荐他先看巴尔扎克的作品,因为书比较薄,看着容易。

          果真如黄莉莉所言,连仓也很快也看书入了迷。不过他还是从来不在课堂上看,而是下课以后在宿舍看。

          学院有游泳池!附中的学生也可以去游。连仓喜欢游泳,听到这个消息后便迫不及待地和几个男生一起去办了游泳证。、

          这是一个露天游泳池,25米x50米,还挺大。就是水不净,都成绿色了。连仓下去游了几下,觉得还不错。他忽然为黄莉莉也来了,正站游泳池边上坐着呢。连仓向她招招手说"下来呀。”黄莉莉听了就纵身来了个鱼跃入水,柔美的身鬼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雅的弧线。在水里,她的纺锤形身体像海豚一样流畅地游动,让连仓心里惊讶不已。游了一个来回,黄莉莉上了岸。连仓也学着她的样纵身一跳跃入水中。可他费了挺大劲也没游多远。黄莉莉在岸上说:“你的动作不协调,所以游不快。你蹬腿的时候要注意两腿夹水,两腿夹水才出速度。你的胳膊也不能乱划水,要和腿配合,一下一下的有节奏的划水。你再试试。"连仓就按照黄莉莉的话重新调整动作,不紧不慢地划动四肢,果然,连仓觉得速度快多了。他一下把自己游泳的能力提高了一大步。心里特别高兴,同时也特别感激黄莉莉的指导。

   晚上,连仓躺在床上忽然想到,自己每次和女生讲话的时候都特别拘谨,话都说不利索。可在黄莉莉面前就没有这种感觉。有意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三)

   晚自习是自愿参加,可以上也可以不上。但连仓基本上天天都去。因为他讨厌宿舍里的嘈杂,喜欢教室里的安静。在晚自习他可以很从容地写完当天的作业,剩余的时间可以看看课外书籍。而黄莉莉就不是天天去,一般隔一两天才去一次。第一堂课下了,黄莉莉还没来,连仓以为她今天来不了了,没想到第二堂课的铃一响她就急匆匆地进了教室。她到了自己的课桌就伸手把连仓放在桌子上的作业本拿了起来。连仓小声地说:"唉,你要

干嘛?”黄莉莉也不解释,打开了作业本就开抄。。咳,这人!抄人家作业怎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呢?好像还理直气壮似的。黄莉莉抄作业还真快,唰唰唰一会就抄完了。这时,连仓写了一个纸条递给了黄莉莉。黄莉莉打开看了看就回了一个纸条:“不用担心,我的记性好,抄一遍我就记住了。"你说说,她有这么好的脑子干嘛不自己好好听课自己完成作业呢?真是不可思议。让连仓万万没想到的是,从此以后,黄莉莉几乎天天抄他的作业,连仓想制止又说不出口,真拿她没办法。后来连仓索性不管她了,爱抄就抄呗。时间一长,连仓竟然成习惯了,每天一写完作业就把作业本递给黄莉莉。本来是很龌龊的事居然顺理成章了。

   今天第一堂课是语文。一上课,语文老师就让同学拿出一个纸条,把昨天让背诵的文言文默写下来,而且告知是5分制,错一个字扣1分。大家一听都吓呆了,啊?这也太突然了,这不是高突然袭击吗?可是同学们一看语文老师那张严肃的脸就全没话了,赶紧拿出纸条写吧。说句良心话,那段古文真不长,总共也就几十个字。只是谁都没想到老师让默写。语文老师在一边掐着点。到点后老师就让交卷。连仓也是刚刚写完,还没来得及检查就交了。老师当场判卷。结果,全班连仓的成绩最好,3分,因为错了两个字。最惨的是班支部书记,是-5分,他错了10个字。

   班支部书记是个男同学,姓阴。他比班里的同学年龄都大。据说他是在部队当了二年兵才转到学校上学的。刚进校时连仓曾经找他谈过话,把自己原来在初中中填过入团申请表的事向他说了。他说:“象你这种情况,原来填的表不能转到新的学校,半年就作废了。你得重新写申请,班支部重新讨论才行。”连仓觉得心里很委屈。何着以前的努力和付出就白费了,太可惜了。有一天,他又想起了这件事,就跟黄莉莉说了。黄莉莉听了撇着嘴说:“你真是死心眼。团组织是群众性组织,入不入有什么大不了的?就算入上了也说明不了你什么,犯不着这么较劲。还有咱们班的团支书,就是个大笨蛋。别看他整天闷头学习,其实可笨了。他一脸的严肃,跟谁都不会笑。我怀疑他妈从小就没教过他笑。他的两只眼也贼溜溜的,真配得上他那个姓,够阴的。你以后少搭理他。”

          黄莉莉的话说得十分直率,这让连仓对她产生了好感。原来她的那些毛病,比如上课不听讲,下课抄作业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。起码他的心眼还是不错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四)

          学校集体食堂都是八个人一桌,全是站着吃饭。连仓和阴支书一桌。今天是礼拜六,中午改善伙食,吃肉馅包子。每次吃包子都是先在每桌上放一小盆咸菜,是切得跟手指头一般粗的水疙瘩条。然后由桌长去领一大盆包子。包子是按一个人俩个发的。稀汤寡水的粥在一个大木桶里,自己拿碗去盛。这天,八个人都围着桌子站好了,就等着桌长端来包子了。阴支书也许闲得没事,就伸手从咸菜盆里用手捏了一根咸菜条塞在嘴里。连仓一见,说:“唉唉,你怎么用手抓啊?”阴支书瞪起大眼珠子说“用手抓怎么了?怎么吃不是吃啊?”连仓说:“你懂点规矩吗?咸莱是大伙的,哪能随便用手抓呢?”阴支书不服气地说:"我不懂那些臭规矩,我就用手抓了怎么着?”连仓说:“你再抓一个试试!”阴支书真就又伸手去抓,这时连仓拿起自己的筷子照阴支书的手就啪地给了一下子,他的手上立刻起了两道红印。阴支书气得瞪圆了双眼,狠狠地说:“你要干什么?不服咱们出去!”连仓不示弱地说:“出去就出去。”说罢,俩人到了食堂后边、一站稳,阴支书就抓住了连仓的脖领子。连仓也抓住了阴支书的胳膊。眼看一场打斗是免不了的了。他们正相持不下时,黄莉莉不知什么时候也跟过来了,她见此情景突然从后边拦腰抱住了阴支书,连仓乘机掰开了对方的手。只见黄莉莉喊道:"你还愣着什么,还不快跑!"连仓这才撒腿跑回了食堂。黄莉莉冲阴支书说道:“别忘了你是班支部记,跟同学打架让人多笑话。”阴支书听了也就没再坚持,也回到食堂吃饭去了。这事就这么过去了。可是事后连仓才想到,当时真是有点悬。他自己瘦小枯干身单力薄,而阴支书当过兵,身子象个小牛犊子似的,这要打起来连仓肯定得吃亏。多亏黄莉莉及时相助,不然事就闹大了。

   学校怎么让这么一个四六不懂的人当团支部书记呢?后来连仓才知道,阴支书是党员,是在他当兵的时候入的党。他是班里唯一的一个党员,让他当团支部书记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
   上半学期过去了,放寒假了。连仓才想起自打上了高中,虽然一个星期回一趟家,可一直没找大忠玩过。这回放假了得补上。他去找大忠,大忠也正憋在家里闷得慌。“咱们还是出去照相吧。这回咱们照北京十大建筑怎么样?”大忠提议。“好哇。我也想看看十大建筑。我只见过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,剩下的我还没见过呢。”连仓应合道。大忠赶紧拿个书包,装上相机。连仓问道:“咱们先去哪?”大忠说:“咱们先去军事博物馆吧。”连仓说:“行。”大忠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北京市地图看好了坐车路线,说:“咱们得先去前门买胶卷。"

   他们步行着到了前门,在大北照相馆买了胶卷。大忠很熟练地在暗箱里把胶卷上到了相机里。然后出门就往北走,得走到长安街才能坐上汽车。看到前门大街都给挖了大坑了。大坑挖得特别深,得有几层楼那么深。大忠说这是修地铁呢。他们小心翼翼地过了大坑上的临时木板桥,走到了长安街。车来了,人不多,他们就上去了。

   下了车,连仓就看见军事博物馆的大楼了。真漂亮。这个建筑和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不一样。那两个都是平顶建筑,而这个建筑有点象苏联展览馆,中间有一个高耸带尖的楼,显得很有气魄。大忠拿出了照相机,让连仓站好,就按动了快门。然后大忠再站好,连仓给他照。可是他们俩没法一起照一张合影。正这时,连仓发现黄莉莉也上这来了。他马上向黄莉莉招手,*也看见他们了,就走过来了。连仓说,"嘿,真巧。我们正发身怎么照个合影呢,你快帮帮忙吧。"黄莉莉就从大忠手里接过算机,让连仓他们站好,又调了一下光圈,速度,距离,才按下了快门。照完后连仓才想起给大忠介绍道,“这是我的同班同学美莉莉。"有向黄莉莉说,“这是我的发小。"这时大忠举起了相机冲着连仓和黄莉莉。黄莉莉大大方方地调整了一下姿势,大息就按下了快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五)

   连仓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搁,可是现在有两件事老缠绕在心里。一个是入团的事。新的团支书跟他谈话还是让他要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。连仓在初中的时候班支书就是这么跟他说的。他当时问班支书:“具体怎么做才算和家庭划清界限了呢?"是啊,如果是在解放前,他还可以把家里的财产分给工人,或者离家出走,和家庭断绝关系。可是现在这么做行吗?班支书说:“具体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觉悟了,别人代替不了你。"连仓实在弄不明白,就去问政治老师,政治老师说:“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主要是从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,不是和你父母去打架,更不是离家出走。你明白吗?”连仓点点头,其实他心里一点都不明白。政治老师的话空洞无物,跟没说一样。现在,高中的班支书还是老一套,让他和家庭划清界限,并且说影响他入团就差这一点了。连仓心想,看来又是“此题无解”了。所以他尽管向班支书表了决心,但实际上只把这件事埋在心里了。

   还有一件事老是在他心里挥之不去,就是黄莉莉。那天在军事博物馆巧遇之后,大忠就问连仓:“你的这个女同学和你挺好的吧?”连仓说:“还算行吧。”大忠又问:“她爸是干什么的?“连仓说:"我也不太清楚。“大忠说:”她们家可不是一般家庭。“连仓说:"你怎么知道?“大忠狡谲地说:"就凭我一看就能知道。那天她围的围脖是长丝拉毛的,手里的相机是德国菜司的,一般人家都不会有这么好的东西。她爸保证是个大官。“连仓听后笑了,说:”你快成福尔摩斯了,观察得还挺仔细。事后,黄莉莉的影子老是在脑子里晃。连仓想起,当初坐他前边的黄莉莉是怎样不动神色地上课看小说,是怎样理直气壮地抄他的作业,是怎样不惧人言地教他游泳,是怎样认真地向他推荐外国名著,又是怎样地在他和阴支书动手对峙时出手相助。这一件件一幕幕都在连仓的记忆中。尤其在每次抄完他的作业还他作业本的时候,轻轻的一声谢谢和美美的一笑,那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连仓的脑子里。

   在军事博物馆和黄莉莉一起照的照片洗出来了。连仓特意把135的照片给放大了。这是一张半身照,所以五官都很清晰。黄莉莉的眼睛和眉毛都是弯月形的。她的下唇稍大,小嘴一抿笑得非常俏皮。连仓觉得照片没有本人好,因为照片是黑白色的,而黄莉莉那天穿的是深蓝色呢子大衣,火红的拉毛围巾,衬着她白皙的面孔,比照片好看多了。连仓又想起了白玲玲。白玲玲是大眼镜,小尖鼻子,黄皮肤。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小姐。而黄莉莉更象一个淘气的孩子。她们俩的共同之处都比较大方,不太忌讳男女界限。相比之下,连仓在她们面前倒显得很胆怯。对此连仓也心知肚明,可就是一站在女生面前就紧张,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。是自己头脑里的封建思想作祟吗?连仓觉得不是,因为什么是封建思想他都搞不清楚。倒是大忠的一句话说中了要害:“你就是太自卑了。”是啊,在连仓的内心深处确实藏着一个“小”、老是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觉得矮人一头。他觉得他原来不是这样的。在小学的时候,他是一班之长,中队主席,年年的三好学生,他的腰杆老是挺得溜直,说话都很有底气是自打上了初中这一切都没有了,相反,还因家庭出身不好而屡入不上团。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可恨的家庭出身.具体说就是他爸给造成的。他心里恨自己,怎么会生在这样的真庭!现实是无情的。不管连仓怎样想,社会给他的宿命就是这样。可是连仓绝不是任命运摆布的人。他的内心深处正在燃烧着一股力量,他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,堂堂正正地做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六)

    寒假真短,过完春节没几天就开学了。这个寒假连仓没闲着,除了跟大忠出去照了几回相剩下的时间都在家里看书了。因为寒假前学校就把下学期的书发了。连仓没事就看这些教科书。他本想就是大概的看一遍,就算是预习预习,没想到新的数学书一下引起了他的兴趣。他一章章一节节地仔细看,并且每看完一个章节就动手做做后边的练习题。就这样,到了开学的时候,这本数学书就让他看完了。所以,一开学他就跟数学老师说:“这本书我都学完了。”老师惊讶地说:"是吗!”连仓很自信地点点头。数学老师说:"那我给你出几道题你做做,如果都能做对就算你学会了。”说着,老师就在纸上写了六道题。连仓拿回了教室,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。他又去找老师师仔细地审视连仓的答卷。看完后满意地笑了,正好有个计划,你可以帮我完成。"老师说:“什么计划?”连仓问道。老师说:“是这样的。咱们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要进行教学改革试验。我的改革验就是让学生站上讲台,让学生教学生。开始可以让几个同学试讲,如果效果好就尽量让更多的同学登上台讲。我想这样做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"连仓听明白了,心里暗暗佩服数学老师的大胆设想。老师问道:"让你第一个上台讲课怎么样?"连仓说:“我怕我讲不好。”老师说:“没关系,可以试试。我在你旁边。你讲不了了我就接着讲。好吧?"连仓点头同意了。

    连仓答应老师心里是有一些底的。因为他曾经一对一地辅导过同学,也跟上讲台讲课差不多。可是等到他真的站在讲台的时候就觉得不一样了。他刚一登上讲台,有几秒钟脑子里一片空白。但只几秒,他就稳定了情绪,镇静地说:“大家好。今天我给大家讲课。请打开书第一章第一节。”连仓没有前面的寒暄,开板就直奔主题。因为前边老师已经和大家讲了为什么要进行学生讲课试点,连仓觉得老师已经讲得很清楚了,他没有必要再啰嗦什么了。既然是试点,就不一定要百分百地成功。想到这,连仓彻底放松了紧张情绪。他按照自己昨天备好的课件行云流水般地按部就班讲起来。这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我,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讲课之中。同学们也因为从来没听过学生上台讲课,所以都抱有好奇,听的也比平时用心。似乎是打算从里边听出点什么毛病似的,课堂里特别安静。这就给连仓一个很大的支持,因为他此时最怕的就是课堂纪律不好使他走神分心。安静的课堂能让他专心致志。才半堂课的功夫,连仓就把这堂课的内容讲完了。讲完后他问道:“有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吗?”这时,阴支书举手说:“我不明白。”连仓问:“哪个地方不明白?"阴支书说:"哪儿都不明白。”连仓听了就一愣。这时站在一旁的老师把话接过来说道:“如果你都不明白就课后去找我,我单独给你讲。你先坐下吧。”她接着说道:“这是我们试验的第一课。连仓同学讲得不错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。只是速度有点快,没能让大家留有接纳吸收的时间。没关系,我们慢慢来。以后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上讲台。好,我们给连仓同学一个鼓励,大家鼓掌。"说完,老师带头鼓起掌,大家也跟着鼓起了掌。连仓的脸腾的一下红了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京ICP备2000631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7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