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桂Cassiabarktree
肉桂Cassiabarktree
肉桂 Cinnamomum Casia presl 为樟树科植物。别名,玉桂、桂树(见图117)。具有补阳、温肾、祛寒、通脉、止痛功能。主治肢冷、胃脘痛、腰膝冷痛、寒喘、虚寒泄泻、痛经、闭经等症。原产于越南,我国主产子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云南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等省(区)。
【生长习性】 肉桂原生于热带地区,喜温暖湿润的环境。生长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1C以上,低温不低于一2.5°C。幼苗期怕强光,成龄后需要充足阳光。
【繁殖方法】 以种子繁殖主。
1. 选地与整地:肉桂属深根性树种,应选土层深厚、质地疏松、排水和透水性良好的黄壤土。全垦,打碎土块,耙平。
2. 种子处理:2~3月份果皮呈紫黑色时即可分批选收。采回的鲜果除去果皮,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即可播种。种子不宜曝晒和久存。
3. 播种方法:种子随采随播。以行距20厘米,株距6~8厘米点播,覆土2~3厘米,盖草浇水。播后20~30天出苗。出苗后,揭去盖草,搭棚遮荫。每亩播种量(鲜重)25~30千克。苗高25~35厘米时移栽。挖坑长、宽、深各为70厘米,施入基肥,每坑种1株。此外,还有高压、驳根和扦插等繁殖方法,一般很少采用。
【田间管理】
1. 中耕除草:定植后每季中耕除草1次。定植后的头二三年,因行间地面空旷、裸露,杂草生长较快,可间种花生或豆类等作物,在护理农作物的同时,又可护理肉桂。
2. 追肥:每年追肥3次。第一次于2~3月份,施促芽肥,以氨肥为主;第二次在7~8月份,以施磷、氮肥为主;第三次于11~12月份,施磷、钾肥为主。每次追肥后均要培土。
3. 修剪:为获得优质肉桂皮,应逐年修枝,将树干下部的下垂侧枝、病虫枝、纤弱和过密枝剪去,促使树干挺直粗壮。
【病虫防治】褐斑病危害叶片;炭疽病从幼苗到成龄树全年都可发生,以春秋季较严重。
这两种病在发生初期,用1:1:100的波尔多液或50%代森铵1000倍液喷酒,每隔7~10天喷1次,连续几次。卷叶虫为害春梢嫩芽或嫩叶,可用50%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杀;天牛钻入树千或树枝内为害,除人工捕提成虫和清除虫卵外,可用药棉浸80%敌敌畏原液塞人蛙孔,再用泥封口,毒杀幼虫。
【采收加工】 肉桂以树皮、嫩枝入药。栽培5年后,树高3~4米,胸径达10厘米以上即可采收。于春分前后或7~8月间,平地面采伐剥皮,晒干。7~8月份采收的称秋桂,品质较佳。树龄较长(15年以上)的肉桂树,皮厚、质量好,产量高,一般16年生的桂树每株干品树皮可达3.5~4.5千克。因树龄、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,其商品肉桂可分为企边桂、板桂、桂碎及桂通等不同品种。
嫩枝切段晒干即为桂枝。